淘寶征稅賣家稱:至少漲價10%才賺錢
Hi商學院表示,在即將過去的2016年,據相關數(shù)據統(tǒng)計,中國電子商務交易市場規(guī)模躍居全球第一,為電商立法迫在眉睫。就在12月19日,業(yè)內矚目的《電子商務法》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。草案中最重要的條款是對刪差評、騷擾威脅用戶將重罰。而明確電商經營主體(含自然人賣家)應依法辦理工商登記,是為電商全面征稅做準備。對此,一些淘寶店家表示,如果征稅,至少將漲價10%。
多個電商平臺成為刷單重災區(qū)。由于生意火爆,不少刷單群換了個“馬甲”,照樣干得“風生水起”。
焦點一 :刷單最高可罰50萬
草案規(guī)定,電子商務經營主體(含賣家)以虛構交易、刪除不利評價、有償或者以其他條件換取有利評價等,最高可罰50萬元,情節(jié)嚴重的,吊銷營業(yè)執(zhí)照。
條款看起來處罰嚴厲,但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認為,阿里、京東都分別通過技術系統(tǒng),以及人工方式加大了針對刷單、刪除評論的打擊力度。但該刷單的還是會刷單。究其根本,是流量太貴了。
如何才能避免刷單?國內最大母嬰垂直電商貝貝網副總裁蔣雨辰向廣州日報記者表示,貝貝網按銷量向店家收取傭金,店家自然少了刷單沖動。
中國互聯(lián)網協(xié)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指出,目前立法對于刷單行為主要規(guī)定的是賣家的法律責任,缺少對刷單產業(yè)鏈上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規(guī)范,比如對刷單機構、提供虛假快遞或發(fā)空單的快遞公司缺乏專門規(guī)定,建議進一步細化。
焦點二:網上開店征稅——對淘寶店和微商影響最大
與實體店鋪相比,網絡購物“不開發(fā)票,不交稅”幾乎是一種潛規(guī)則。目前,大型的B2C網站整體比較規(guī)范,偷稅概率低,但部分B2C、C2C模式的商家仍然不交稅。
出現(xiàn)不交稅問題的核心在于,監(jiān)管部門因無法掌握自然人網店相關信息,即使發(fā)現(xiàn)違法行為也難以查處,此外,只有經工商登記的市場主體才被納入工商部門年報、“雙隨機”抽查等監(jiān)管體系。一些已辦理工商登記的企業(yè)網店為逃避監(jiān)管和繳稅義務,以自然人名義開展經營,甚至催生開設自然人網店虛假認證產業(yè)鏈,自然人網店違法行為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。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謝波峰指出,有關部門從平臺根本拿不到網絡交易的真實數(shù)據,相關政策也就無從談起。
電子商務法草案規(guī)定,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;電子商務經營主體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出具紙質發(fā)票或者電子發(fā)票。
對此,趙占領說,電商賣家只要存在經營行為就應該依法納稅,只不過當前電商中有一些是大學生或者低收入群體創(chuàng)業(yè),國家沒有強制要求所有C2C商家進行工商登記并納稅,這個紅利期必然要過去的。
李成東認為,網店征稅將影響4萬億網購的一半的商品交易。目前京東、蘇寧易購、唯品會等自營B2C電商已正常交稅,天貓和京東平臺的商家,都是工商注冊的企業(yè)店鋪。因此如果要全面征稅,主要也是針對淘寶等平臺(包括微店)的自然人店鋪。
以阿里巴巴為例,2016財年(2015.3~2016.3),阿里巴巴平臺零售交易額為3.09萬億元,其中淘寶交易額為1.877萬億元,天貓交易額為1.215萬億元,淘寶60.7%占大部分市場份額。目前阿里平臺很多品類的商家銷售額排行榜,淘寶店鋪經常占到一半以上。
李成東指出,之所以淘寶店比天貓店銷售額更好,并不是運營能力更強,而是淘寶店鋪作為自然人不需要繳納增值稅,也不需要繳納天貓的傭金。不同的稅收規(guī)則,成熟的歐美和日本韓國電商絕大部分都是B2C為主,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卻以C2C為主是根本原因所在。
淘寶征稅,賣家:可能選擇漲價10%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淘寶店主表示,做淘寶店,必須要50%以上的毛利潤率才能賺錢。因為,需要15%的廣告流量費,15%的人力成本,7%的倉儲物流費,庫存退貨損耗至少得10%以上。因此,進貨50元的商品,在淘寶零售價100元以上,即毛利潤率達到50%才有可能賺錢。
而一家服飾淘寶店店主向本報記者吐槽:“上述賣家在經營當中漏算了一項,如果零售100元,還需要繳納50×17%=8.5元的增值稅。大部分淘寶店家進貨,沒有增值稅抵扣項。如果要征稅的話,50元的零售價,零售100元,減掉17元增值稅后,實際的毛利潤率是33÷83=39.75%,淘寶店家從微利,瞬間就會變成了虧損10%。淘寶賣家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至少漲價10%。”
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認為,漲價10%會對淘寶賣家競爭力有顯著影響,比如,家電3C數(shù)碼等電子產品漲價10%,就基本沒價格優(yōu)勢。而即使賣家能接受繳稅后漲價的經營壓力,也無法面對歷史追溯,稅款補交的問題。由于擔心補交數(shù)額巨大,傳言部分店主打算提價,甚至有人要關店跑路。
此前,阿里巴巴公關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,電商市場發(fā)展最成熟的美國尚未強制實行網上交易參與方的審批,還處在起步階段的中國更應放開市場。不收稅帶來的電商發(fā)展及其解決的就業(yè)機會,以及其他的周邊利益,“遠遠要比收稅帶來的利益大得多。”
大洋彼岸: 賣家不交稅被罰款
個人網店交稅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,只是在歐美更加注重營造平等的商業(yè)環(huán)境,線上線下一視同仁。2015年BBC曾報道過,如果eBay和Amazon不能有效查處利用其平臺逃稅的賣家,將因“忽視”拖欠VAT被罰十億英鎊計的罰款。
杜倫大學的法律教授Rita de la Feria表示,根據歐盟法律,Amazon和eBay及其他平臺應該對所有未付VAT和違規(guī)交易者負有連帶責任。Rita還補充說明,如果平臺對正在發(fā)生的逃稅行為知情,其也將遭受法律制裁。
Hi商學院表示,網上開店需執(zhí)照若成現(xiàn)實,納稅勢在必行。至于淘寶征稅對于商家來說,一方面會加大淘寶開店的門檻;一方面對于網上監(jiān)管部門便于責任到賣家,規(guī)范電子商務秩序。但如果賣家過為了保障經營實行漲價10%,線上電子商務的性價比將會下降,對于賣家和買家都將產生一個過渡的考驗期。至于淘寶征稅,最后實行與否,如果網商實行征稅,征稅比例多大,我們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