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上進貨防騙十招
現(xiàn)在網購已形成一定的規(guī)模。但是網絡畢競是虛擬的,面對網上品種繁多、價格便宜的商品,形形色色的購物網站,作為我們普通的消費者和小商家怎樣才能防止受騙呢?下面中國網店網來支招,教您如何應對進貨騙局。
第一招:查公司/個人經營資質:
1、看是否正規(guī)注冊的公司在經營。是否公布公司資質證書、公司注冊號。很多省、市的工商局提供網上查詢方法,或者電話查詢。如果沒有公布公司注冊資料,肯定有問題!
2、查公司留下的聯(lián)系方式,既然違法行騙,都會為自己留有后路。聯(lián)系地址要么虛假,要么含糊,聯(lián)系電話以手機,移動小靈通居多 。一個連固定場所,固定電話都不敢給你的商家,你敢相信他的信譽嗎?
3、如果是個人在經營,得注意了,是否有約束機制(比如淘寶所采用的支付寶)?因為工商部門對個人商業(yè)行為的約束力少得可憐。
第二招、查是否有不良記錄
一個正規(guī)經營的公司,在互聯(lián)網上應該能搜索出很到相關信息。包括介紹,新聞,注冊等信息,也包括被查處,被投訴的信息。如果淘寶易趣的店鋪,則有信用評價,仔細查看已經成交的顧客的評價。
第三招、查是否是價格陷阱
1、利益的誘惑,永遠都是受騙的開始。合理的利潤是公司生存的基礎,如果報價低于普通報價一大截,甚至半價,一定是陷阱。任何海關扣留品,水貨,清倉品等,都不可能有如此低的價格。最近深圳沙頭角中英街有幾個幾乎半價賣手機、數(shù)碼的“公司”已經被執(zhí)法機關盯上了。
2、網上購物,方便,信息對稱。價格便宜也是一個方面。促銷的一個策略是這里虧點,那里賺點,超市有時白菜五分錢一斤,大家應該見過。所以個別低價不足為怪,如果全部是低價,則是陷阱。
第四招,查最近是否有成交發(fā)貨記錄
任何公司只要正常運營,都有快遞或者郵政發(fā)貨單號,要求該網站提供最近的幾個顧客的快遞號,或者EMS,根據此號碼,可在網上查詢是否有成功發(fā)送的記錄。 因為不會顯示顧客購物信息,所以沒有理由拒絕此查詢要求。